【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同心战疫,尽职尽责显担当——记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教学秘书黄韵婷

发布时间:2021-01-10浏览次数:163


 2020年末,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在我校拉开了帷幕。在这场战争中,教育工作者们忙碌的身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面对疫情,毫不畏惧,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教学秘书黄韵婷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的逆行者。


 责任在肩,战疫有“序”

 20201222日接到任务以来,黄韵婷迅速进驻研究生6号公寓,从负责为学院64名研究生送餐、送药,到负责其它公寓24个宿舍70名学生,再到负责84个宿舍470名学生的日常送餐、送药、派发水果和物资等事务,她都认认真真完成,并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争取用最短的时间高质高效服务于学生。

 每天,她伴着清晨的寒气,顾不上吃饭,穿上隔离服,戴上防护手套,早早来到了岗位上。她通过工作群及时传达注意事项,讲解疫情防控知识;指导各个宿舍做好卫生消杀;排查统计上报学生各类信息等等,有序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措施。

 同学们说,“刚开始看到黄韵婷老师的时候,第一感觉她是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一个漂亮小姐姐,但没有想到的是,她工作起来忙而不乱,条理清楚,而且可以这么周到,对我们这么好”。

 黄韵婷说,“刚进入岗位的时候大家都有点忙乱,但是通过几天的摸索自己也总结出了一套办法,工作理顺了很多。我虽不能像医护人员那般救死扶伤,但同样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做好每一项工作,守护好学生们的健康,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全力以赴,守好疫情防线

 她注重学生的思想教导、舆论引导、心理疏导工作,积极宣传科学知识,引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一段时间以来,她走进每一个宿舍,与学生谈心谈话,积极回应学生关切,并逐一记录同学们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跟踪解决每一位学生需求。在学生考研前,她参加了两次考研学生核酸检测工作,与辅导员一同走访宿舍为考研学生加油助力。她把学校各项要求及时传达给学生,并再三叮嘱学生不要串舍、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每天做好清洁记录。她告诉同学们如果生活或者学习上有什么问题,但凡她能解决的,一定会竭尽全力。每天晚上,她都会检查一遍手机消息,确保每一位学生的消息没有遗漏时,心里悬着的石头才算落地。

 黄韵婷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更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好学生的实际困难,牢牢守好疫情防线,与同学们一起顺利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传递关爱,用心守护学生

 她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健康状况。在得知有同学出现面部过敏的时候,她很着急,即刻来到学生宿舍了解病情并帮助学生们购买药物,安慰同学的紧张情绪。之后也会在微信上不断询问学生病情,还反复叮嘱学生们要谨遵医嘱,如果病情有什么变化或者药用完了,一定要和自己说。

 她善于换位思考,在做每项工作之前首先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安全健康。同学们说,“第一天取饭的时候,黄老师之前应该是在楼外等了很长时间。我发现黄老师穿着防护服冻得微微发抖,手里拎着套着一层层塑料袋的饭,生怕饭凉了的样子,当时我眼圈就红了”“黄老师每次给我们宿舍送饭的时候,敲门恰到好处的节奏和音量既不会惊扰到仍在睡觉的同学们,也足以让醒着的同学们听到。每次吃着热腾腾的饭,我们都特别感动。有一次饭是凉的,我们还没来得及和老师说,老师就知道了,她比我们还着急。”“元旦的那天,除了学院给我们发的食品水果等物资外,黄老师还给我们发了红包。老师们是真的把我们当成了孩子,让我们有一种被家人惦记的感动。” “有一次去7楼坐电梯打水的时候,看到黄老师搬着一个板凳坐在窗边,一面回复手机里面的消息通知,一面提醒去厕所的同学们注意戴口罩,及时消毒。突然感觉很心疼,黄韵婷老师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却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照顾着这么多同学,她的辛苦可想而知。她的耐心周到和坚定成熟令人钦佩,也让我们非常安心。”同学们说道。

 黄韵婷说,“我年龄跟学生们差不多,特别能体会她们此刻焦虑不安的心情。我希望用自己的热诚无微不至的服务好每一位同学,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让学生在宿舍安心学习安心生活。”


 以校为家,谱写一线战役之歌

 她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之中。白天一直以校为家做好值班值守运送物资工作,晚上继续完善工作流程,汇总学生各类信息,想为同学们多做一些、做得更好一些,忘记了自己其实也是一个孩子,忘记了向父母报平安。“我也想家,担心父母,但学生安全重于泰山,在关键时刻我绝不能退缩!” “爸爸前两天还打趣地说我是嫁给了大连海洋大学” 。她细致入微的工作、贴心的问候,温暖着每一个学生,赢得了同学们的纷纷点赞,也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赞誉。

 黄韵婷说,“疫情当前,每一天新的挑战还在接踵而来,放下疲惫和伤痛忘投入战疫工作守护好学生们是我们党员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只要我们意志不垮,相信不久之后我们一定会赢来战疫的最后胜利!”